返回

卧马沟的冬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七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秘书李建国因为电话员的事和韩同生结下私怨,但他对电话员杏花却没有意见。不但没有意见,他还暗暗地喜欢上了杏花。

    杏花走进公社大院报到的头一天,就让李建国一眼看上。李建国一见杏花,就觉得这个天真烂漫纯美无邪的姑娘正是自己在梦里寻找的人儿。他侧面一打听就知道了杏花的来历和背景,原来这个纯美的杏花是卧马沟死了的老队长吴根才的小女儿,是通过上马坡的支书牛三娃的关系来当电话员的,因为她早就和牛三娃的儿子订了婚。这没有啥,山沟沟里的土包子支书成不了气候,只要天真漂亮的杏花还没有嫁人,他就有权力去追求,谁也拦挡不住。

    农校毕业二十郎当又是公社秘书的李建国现在还没有对上象,不过年轻人的自我感觉很好,想着将来还不定要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来的。所以一见杏花就想着要和牛三娃的儿子竞争一番,他才不管农村的风俗和道德,现在早就是新社会了,文化大革命反对的就是父母包办的婚姻。他相信牛三娃的儿子不是他的对手,杏花终会是他的人。农民的儿子怎么能和堂堂的公社秘书相提并论,农民的儿了注定不会有出息。牛三娃干了多年的村支书又能咋?公社秘书三年五年后还不定是个啥官职呢,明眼人都应该看出这一点。人往高处走,水才往低处流。别说是订婚,就是结了婚再离婚的人还少吗,退婚离婚的那些人都还不是为了往高处好处走吗。李建国充分地分析了形势,决定向杏花发起求爱的攻击。他知道困难不小,他挑战的不只是上马坡的牛三娃父子,他挑战的是整个世俗的观念。他用革命样板戏里的一段著名的唱腔: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来鼓舞自己。一个人如果连追求幸福的勇气都没有,怎么又能得到幸福?

    刚刚从卧马沟山里走出来的杏花俏丽的眼里满是新奇,别的啥经验也没有,无论对谁都是一张甜美的笑脸。她把李秘书献上来的殷勤也当成是领导的关心。在杏花眼里公社大院里是个人都是她的领导。杏花是在李秘书热心的引导下开始熟悉起公社大院里的人和事的。

    杏花觉得李秘书这个人真好,热情、干练而且还这么年轻,又有文化,谈吐文雅,长得也排场,就是和村里的年轻人不一样。她也一下就喜欢上了李秘书,当然是尊敬的那种喜欢,别的她心里没有。

    第一个月的工资发下来了,一个月过的好快,一眨眼时间就没有了。人在幸福中都觉得日子过的快,只有在苦难里煎熬的人才觉得日子是负重爬坡的牛车,总也走不动。

    杏花第一月就领下二十五块钱工资,杏花把五张嘎叭叭响崭呱呱新的五元票子一张挨一张的铺在床单子上,高兴的眼里都盈满了泪。这是她生平第一次挣下的钱,并且一下就是二十五块。二十五块钱,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钱。卧马沟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红汗黑流苦苦地干三两个月也挣不下这么多钱,公社大院里的这一群干部,一个月也只是领个三十来块钱。面对着这五张崭新的钱票,杏花激动的满眼是泪,她把红润润的脸蛋慢慢地伏下去,贴在崭新的还淡淡地散发着油墨清香的钱票上。杏花表现出的不是守财奴的卑微和贪婪,杏花表现出来的是山里孩子对美好新生活的渴望。

    “笃笃笃。”有人在敲前面机房的门。杏花赶紧把铺在床单上的五张钱票藏压到枕头底下,擦抹掉脸上因激动而流溢出来的泪水,忙忙地从套间里出来,拉开机房的门。进来的是李秘书。

    李秘书穿着一身蓝制服,满满一脸喜滋滋的笑容。发工资的日子,公社大院所有的人脸上都是这样的笑。李秘书是中专生,月工资三十八块五,算是中等偏高的水平。但是他和别的干部不一样,别的干部不仅要糊自己的嘴,还有养家的责任。李秘书没有成家,父母都还算年轻,不需要他养。一个人挣下钱,一个人花。这样他就比别的人显得阔绰,也显得大方。

    杏花把一脸喜笑的李秘书让进机房。李秘书在椅子上坐下就问:“今天开工资,你开了没有?”“开了。”杏花也是一脸抑止不住的喜悦。“开了多少?”李秘书再问。杏花脸上就羞涩涩的有些不好意思,说:“领了二十五块。”“呀,不少麻,我们学校毕业分下来实习的头一个月才领十八块钱,半年后转正定级才领到这么多。你头一个月就领这么多。哎,杏花,你想过没有,这头一个月领下的工资计划干些啥?”

    杏花珍珠般光洁白净的脸显得红润起来,她心里有许多美好的想法,但她不愿意说出来,少女的心扉咋能轻易向别人敞露。杏花把红润润的嘴唇抿住浅浅地一笑,反问道:“李秘书,你说头一个月领下工资该干啥?你头一个月领下工资都干了些啥?”

    “当然是要干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我头一月领下工资首先就买了四卷本一套的毛泽东选集。”李秘书说起当初也是一脸神彩飞扬。

    杏花却把俏丽的眉梢轻皱一下,在卧马沟大上房的炕墙窑窝里她早就有几本红皮毛选了。她才不破费宝贵的金钱去重复着买那没多大用处的东西呢。杏花领下工资的那一刻,首先想到的是卧马沟的亲人,想到的是她孤苦伶仃的母亲,想到的

第二十七章(2/8),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